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共同发起了“蔚蓝星球基金”。“蔚蓝星球基金”是以中国社会公益组织共创的海洋保护战略为基础,以构筑国内海洋保护协作创新平台为目标的资助型项目。该项目的愿景是通过支持创新或跨领域合作的海洋保护行动,促进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与科研力量聚焦并协力解决海洋保护问题,为中国海洋保护力量提供资源和能力建设,最终影响决策者并带动大众采取科学的切实行动共同守望我们的蓝色家园。
目前,“蔚蓝星球基金”资助的海洋保护项目涵盖了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无塑料海洋,可持续捕捞业和养殖业方向,未来将继续支持更多有关于海洋保护不同方面的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工作不仅可以填补渔业问题、受胁物种、海洋塑料等问题的知识空白,持续提高社会对海洋资源、海洋健康和重要保护物种的关注和认知;同时也鼓励探索蓝色碳汇等创新项目,减少气候变化或灾害对产业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促进海洋保护工作未来的持续推进,带动科研机构和海洋保护NGO的稳步发展,促生更多的本地海洋保护项目和跨界合作。
2021年3月,在全球高度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中国大力推进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蔚蓝星球基金”三期公开征集项目,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多家非政府环保组织、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踊跃申请。经历过初筛、初审和线上终审答辩,最终有8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蔚蓝星球基金”三期支持项目,这些项目的活动范围涵盖辽宁、山东、上海、浙江、广西等以黄海生态区为主的全国海域。
8个入选项目及其申请方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组织/团体/机构名称 |
1 | 黄海生态区中国沿海丢弃渔具(ALDFG)调查及量化评估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
2 | 海水养殖抗菌药物科学使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3 | 中国典型水产养殖模式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的研究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4 | 辽河入海口海洋动物监测与救助 | 盘锦湿地保护协会 |
5 | 广西合浦海草床蓝碳生态系统规模化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 | 海南大学 |
6 | 基于保护空缺、连通性和社会阻力分析的东海保护地网络优化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基于休闲渔业的海洋保护地共建模式探索 | 浙江海洋大学 |
8 | 基于生态服务型经济的鸭绿江口湿地社区参与保护实践与探索 | 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简称GEI) |
除此之外,还有5个 “蔚蓝星球基金”二期项目得到连续两年支持,今年将继续执行,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组织/团体/机构名称 |
1 | 渤海湾鳗草床保护推动和渔业社区共管探索项目 |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 |
2 | 山东沿海东亚江豚种群现状调查、评估与保护 | 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
3 | 基于船位数据的渔船作业特点分析 | 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
4 | 黄海生态区可持续海水养殖(AIP)项目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
5 | 海水散养池塘尾水污染评估及治理对策研究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WWF与OPF期待跟各家机构在未来项目上的协作。在项目执行期间,我们也会定期分享阶段性成果,敬请关注。